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活动——东莞中学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学术交流活动举行
本文发布于:2025-04-15
4月12日,东莞中学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又一项重要活动——“东莞中学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学术交流活动”在东莞中学举行。松山湖北区学校、南城阳光实验学校、长安实验学校、东莞外国语学校、可园中学、东莞中学初中部、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东莞中学等市内八所中学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及带队辅导老师走进百年学府,共同探索科学实践的奥秘,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活动首先是集体座谈环节。东莞中学教研处副主任刘汉国代表学校致辞,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刘主任指出,为了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东莞中学创新性地提出“教育簇群”的概念,以统整小、初、高多学段科技课程的衔接与贯通。推动家、校、社协同,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协同高新企业、科研院所,推进科技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
校团委书记黄汉明以“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为题,向各位师生介绍东莞中学的办学情况。黄汉明书记从光荣传承的历史、开放与包容的文化、严宽并济的作风、多彩的校园活动几大方面向大家阐述莞中是如何践行“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的教育理念,并结合东莞中学高质量发展“1+1+8”行动计划,分享了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探索及成效。
东莞中学校友会科技辅导员莫锦辉老师向与会老师和同学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介绍,本次活动将采用博士导师团队和学校老师双师制引领,结合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为参与活动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随后,莫老师围绕“如何提出好问题”这一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讲座中,莫老师以生动的生活案例开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他强调,科学问题的提出往往源于对日常现象的观察与质疑,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善于从细微处发现研究切入点。“提出比解决更重要”,莫老师在总结中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勉励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既有认知,在活动中能有所收获。
此次活动,不仅为全市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推动科学实践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东莞中学也将继续拓宽科创人才育人路径,策划并开展更多的科普活动,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莞中方案、贡献莞中力量。
相关
推荐
分享